10月30日,“1192号文件政策解读暨绿电直连与算电协同实施路径研讨会”在上海临港举行。会议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CIDC)主办,商汤科技、上海达卯科技及中国IDC圈协办。
会议汇聚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能源企业、数据中心运营商及头部AI科技公司代表,围绕算电协同、绿电直连、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政策落地和产业协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会议由三峡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理事长金和平主持,参会单位包括电力规划总院、三峡上海电力规划院、上海电力交易中心、世纪互联、优刻得、万国数据等。

商汤科技大装置事业群智算中心总经理林海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商汤临港AIDC在算电协同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从AI 1.0到2.0,构建三位一体的AI基础设施体系
林海指出,商汤科技成立11年来,经历了从AI 1.0的计算机视觉时代到AI 2.0的生成式智能时代的演进,已形成以“大装置(算力)+大模型+行业应用”三位一体的战略格局,打通从算力供给到模型训练、再到行业落地的完整链路。商汤自2020年于临港建成并投运智算中心以来,现已在全国纳管算力超25,000P。临港AIDC于去年获得工信部认证的全国首个5A级智算中心,今年,临港AIDC已实现万P规模智算配36mwh的储能,成为中国AI基础设施与储能应用的重要标杆。
以算电协同创新推动绿色智算发展
围绕“算电协同”,林海提出,当前AI基础设施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电力成本高、能耗指标稀缺与容量受限等挑战,而算力与电力的深度融合将成为AI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一跃。

在技术路径上,商汤在临港AIDC搭建了算电协同平台,平台构建了融合“数据—算法—策略—执行”的全链条协同系统,通过自研能源大模型、从“服务器”到“能量块”的算法架构等,实现“感知—预测—决策—执行”的闭环智能调度,旨在打造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智算资源运营新范式。目前,基于能量块的模型能源需求预测准确率已经达到近90%,调度决策准确率约95%。在高负载时段,模型能智能触发储能系统调节,实现“电随算动”的动态平衡,大幅提升园区的算力密度与能源利用率。
推动产业共建与开放合作
林海表示,未来商汤将持续推动算电协同平台的标准化与商业化建设,在全国多个园区推广“算力+储能+平台”的组合模式,形成可复制的绿色智算基础设施样板。同时,商汤将进一步开放平台能力,与产业各方共同探索绿电直连、需求响应、市场化交易等新场景,加快AI算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与低碳化转型。
日前,权威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AI基础设施市场报告》显示,商汤科技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力和丰富的行业实践,入选“领导者象限”,跻身中国AI基础设施第一梯队。
作为国内领先的AI基础设施领导者,商汤大装置将持续推进绿色算力创新与智能调度体系落地,助力国家算力基础设施实现高质量、低碳化、智能化发展,携手产业各方共建可持续的AI基础底座。